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(博士点建设专业、“碳中和”特色专业)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“双碳”背景下以服务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新型材料为导向,按照特色、精品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,以化学、物理、材料、电子等多学科为基础,以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器件,发展“新能源材料”作为专业特色,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,重视实践教学,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
主要课程:物理化学、材料基础化学、材料科学基础、材料固体物理、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、新能源材料制备、应用电化学基础、电化学测试技术、化学电源、储能材料与器件、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、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、超级电容器原理及应用、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应用、燃料电池技术
人才培养: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新能源材料及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相关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,能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器件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、设计、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
科学研究:立足于新能源产业,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及其储能器件。现有专任教师17人,其中教授3名、副教授6名,博士13人(具有海外或境外留学经历的4人),拥有“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”、“渌江学者”等高层次人才5人,博士生导师3人,硕士生导师8人。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,省部级、市厅级科研和教改项目20余项,经费达1000万元左右;发表SCI、EI收录论文100余篇;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;获省级科研和教学奖励3项。
服务面向:聚焦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新能源产业需求,面向锂/钠离子电池、新型储能等领域,培养材料研发、器件设计与系统集成的高素质人才。服务湖南省新能源装备制造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,支撑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电网、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,推动高性能材料创新与低碳技术应用,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
就业升学: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。毕业生就业率90%以上,包括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杉杉新材料等头部企业。班级考研升学率最高达60%,多人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湖南大学、中南大学等学府。
本专业学制四年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