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专业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院专业 - 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 - 信息工程

信息工程

信息工程(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型院校试点建设专业、省级一流专业)

本专业重点对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,强化电子与电路系统、通信与车联网系统、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,突出车载电子信息系统级、模块级架构的设计和创新能力,旨在面向电子技术、通信与网络、智能信息处理等智能交通系统关键领域,培养能胜任科学研究、产品设计、工艺制造、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本专业设立三大模块(课程组):电子系统设计模块、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块、通信网络模块。模块间既相互区别,有各自的核心内容,又相互关联。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电路分析、电子技术、微机原理与应用、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验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字信号处理、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、软件技术与编程、智能信息处理、通信网络基础、通信原理与数据通信、无线通信与车联网。这些课程涵盖了国家标准的四个知识领域的内容。

人才培养:坚持“宽口径,厚基础,强工程,重实践”的培养理念,培养过程采用“三元结合”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,采用竞教结合(竞赛与教学)、研教结合(科研与教学)、工教结合(工程与教学)的“三元结合”方式,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。深入开展校企产教融合,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模式,引入教育教学资源、工程实践资源、实景实操项目,推进科研反哺教学,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,打造多形式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,推进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将“所学”转化为“所会”。

科学研究: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拥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、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,博士占比80%。聚焦交通智能信号处理、车载网络与通信、车载电子系统研究方向,近三年,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,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4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21项,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,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,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2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。教师研发产业化项目70余项,创造产值逾5000万元。

服务面向: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、产业为要、产教融合、创新发展原则,立足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级产业集群,聚焦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”“协同建设特色鲜明学科”核心目标,面向电子与通信、智能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需求,让学生融入实习实训基地,贴近企业需求开展学科竞赛、毕业设计等实践锻炼,通过高端竞赛、参与产业化项目等形式,增强创新能力,辐射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各环节。

就业升学:近三年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养满意度达90%以上,专业工程能力满意度达95%以上。毕业生从业领域主要为轨道交通和电子信息等行业,就业方向以“技术/专业类路线”为主的占75%以上。本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。近三年考研率逐步上升,2024年考研率达到近20%。

本专业学制四年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